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废纸、旧电池、塑料、快递垃圾、厨余垃圾等与日俱增。这些垃圾之前都是被统一收取、填埋或焚烧,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不小危害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守住绿水青山,变废为宝,垃圾分类势在必行。
2020年11月1日起,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开始强制实施。我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沈建新副院长亲自部署,后勤保卫处负责全面推进我院垃圾分类工作。
1.前期宣传,深入民心
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拉横幅、张贴宣传画、召集居民议事会、开展
垃圾分类现场活动等方式对居民进行广泛宣传,用 “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”“猪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”“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”等通俗易懂的语言,科学地指导居民垃圾分类。
2.撤桶换“房”,“亭亭”玉立
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第一步是撤桶并点,就是把原来每栋楼前的垃
圾桶撤走,按照一定的户数和地域增设垃圾分类亭或房,作为垃圾集中分类收集点。为尽量方便居民就近投放垃圾,我们一方面物色摆放场地,一边积极与孝陵卫街道反复沟通并申请,最终从计划“一房两亭”争取到了“三房两亭”垃圾投放点。三个垃圾分类房分别设在19栋公园南、紫藤广场和银杏广场;在松林坡水塔公厕旁和82栋东侧摆放了两个垃圾分类亭。
3.天天引导,时时分类
习主席说“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”。为了引导广大居民接受这个新事物,从“国家要我垃圾分类”到“我要为国家垃圾分类”,社区服务部配备了8名垃圾分类督导员,每天在各个点现场指导并分类,以便大家尽快熟悉垃圾如何分类并正确投放。督导员每天要将厨余垃圾严格分类出来,由专人专车前来清运。
虽然新闻、电视、报纸、小区画册都在连篇累牍地宣传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利已性,垃圾分类“亭、房”亦已建设到位,却仍有居民视而不见,充耳不闻,不分类投放。甚至有人不愿前往不足20米远距离的垃圾房去投放,随心所欲地将垃圾扔在居住楼栋前后空地或垃圾房的地上。我们在谴责这小部分居民破坏环境,素质不高外,同时加强了循环管理,将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做好做精做到位。
垃圾要分类,资源好利用!人人分一分,家园美十分!